村网通总站 马家店村 majiadian.nync.com 欢迎您!
第A06版:地方新闻·铁岭
来源:辽宁日报 2016年10月17日 版次:A06 作者:
开原市林丰乡充分发挥山区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,对有创业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开展技术培训,给予政策扶持。去年,在德顺养蚕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的带领下,宁远村贫困户积极参与柞蚕养殖项目,70人当年全部脱贫。今年,他们又在乐堡村和湾子沟村试点集体经济合作模式,20余户贫困户参与其中,在贫困户走上稳定脱贫路的同时,壮大了村集体经济。
产业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,也是农民致富的根本途径、长效之举,更是确保贫困户脱贫后不再返贫的有效方法。基于这一认识,近年来,铁岭市依靠独特的农业产业资源优势,采取召开会议、下乡调研、对贫困人口构成进行分析等形式,大力发展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产业,力争让每个贫困村都有致富项目。目前,各县(市)区已初步形成了产业扶贫模式。
精准施策 围绕贫困村抓好产业发展
转变观念,围绕精准扶贫抓贫困村产业发展。记者在铁岭市扶贫办了解到,按照计划,今年,全市脱贫人口任务数为27294人。其中,计划产业脱贫的人口为19548人,占总脱贫人数的71.6%。对此,该市把扶贫开发重点放在解决贫困村发展上,将推进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与促进贫困村整体上水平、推动贫困县发展与促进整乡整村上水平相结合,以加快贫困村脱贫速度带动贫困人口脱贫。
强化产业扶贫,让每个贫困村都有产业、有项目。包括发展种植业项目51个、养殖业项目45个、林果业项目36个。今年,铁岭市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有132个,预计年可实现收益6000余万元,项目区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。全部项目计划总投资16863.3万元,其中中央、省财政投入项目扶贫资金2662.9万元,农户自筹14200.4万元。
金秋十月,记者走进西丰县天德镇天来村傅博果业专业合作社。这个拥有400公顷果园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,通过资产收益性扶贫方式,目前已吸纳全村59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,带动17户贫困户发展果园,仅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的优质果苗就达1.2万株、价值7万元。在剪枝、打药、采收等季节,150多贫困人口来到合作社打工,每人年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。
铁岭县鸡冠山乡发展软枣子种植产业,通过与企业达成协议、实行土地流转,共同打造了软枣子扶贫产业园,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将有367人实现年内脱贫,同时带动周边乡镇1369人。白旗乡与茂森源黑木耳种植合作社进行沟通,采取互助协会资金收益性帮扶措施,投入30万元进行收益性扶贫,全乡开发了16.67公顷黑木耳产业园,折股量化到贫困村和贫困户,今年将带动当地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摆脱困境。
龙头带动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
以产业扶贫为主线,以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,近年来,铁岭市培养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。这些企业在贫困村建现代农业示范区、专业合作社、果蔬批发市场等,又进一步加快了“一乡一业”“一村一品”产业发展,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。
巧用扶贫政策和资金,西丰县大力扶持美麟集团、铁岭昊军食品、吉园鹿业、永得利蔬菜合作社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,相继带动了1.1万人发展柞蚕、梅花鹿、食用菌等致富项目,户均增收5000元。开原市八棵树镇下窝棚村成立蔬菜瓜果种植合作社,修建西红柿、香瓜等种植基地,吸纳贫困户到基地打工赚钱,贫困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获得收益。
与此同时,铁岭在贫困村项目安排上,着力引进能牵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项目,积极培育带富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,通过项目辐射和产业带动,实现“兴一业富千家”的效果。产业扶贫项目辉山乳业集团落户西丰后,700多名贫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,成为新型产业工人,同时流转土地一项农民每年还可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。
以项目建设为重点,因地制宜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。小榛子被称为农民致富的“金豆子”,目前,铁岭县、开原市、昌图县已建设榛子示范生产基地近1.47万公顷。区内有基本水利设施,全部采用无公害先进管护技术,榛子筛选、脱粒实现机械化生产,年产量达7000吨、产值2亿多元,带动1000户山区贫困户致富。
建设优质特色水果生产示范区。以铁岭县大甸子镇,开原市松山镇,昌图县的昌图、毛家店、太平、下二台子、泉头、双庙子6个镇及清河区为重点,近年来,铁岭市大力发展寒富苹果、南果梨、葡萄等特色水果基地。如今,这一产业已带动贫困户600户,人均增收800元。
借助靠山镇“全国彩色苗木之乡”金字招牌,重点建设苗木花卉产业带。目前,以开原靠山、中固、马家寨等乡镇为重点,以扩大苗木花卉产业规模、丰富和优化品种、提升产品规格档次为主,新开发苗木400公顷,全市苗木面积达1万多公顷。苗木花卉产业,已带动靠山镇、中固镇和马家寨乡388户、776名贫困人口精准脱贫。
发展优质蔬菜生产基地。昌图县以平安堡乡为主,建设胡萝卜生产基地1200公顷,年产胡萝卜7万吨、产值1亿元。以老四平、平安、八面城镇为主,辐射四合、曲家、东嘎等镇,建设九月青豆角生产基地1000公顷,年产优质面豆角6万吨、产值达1亿元。
发挥农业大市资源优势,壮大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产业,走产业开发扶贫之路,对于农民来说可谓轻车熟路、信手拈来。只要瞄准市场、精准施策、形成规模、做出精品、打出品牌,铁岭产业扶贫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广。
因势利导 瞄准市场
发展特色产业
实施产业扶贫、实现精准脱贫,要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。本着差异化发展思路,围绕市场导向,根据各地特色资源优势、主导产业及群众意愿等安排脱贫项目,今年,铁岭市着重抓了区域化、示范化、规模化“三个突出”。
突出区域化。加快发展和壮大“一乡一品”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产业,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带。西丰县重点打造三大功能区,即以蔬菜为主的北部设施农业示范区、以烟叶为主的南部特色产业示范区、以生命健康产业园为主的中部经济发展示范区。三大功能区预计可带动7000人脱贫。
以松山镇为重点,近年来,开原市倾力建设优质特色水果产业示范基地,主栽品种有象牙山牌南果梨、尖把梨等。目前,基地面积已发展到1100公顷、果树83万株、年总产果量900万公斤以上。每年4月,农民都自发举办“象牙山梨花节”“土口子梨花节”,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,成功带动当地1200名贫困人口脱离了贫困。
突出示范化。抓好开发扶贫示范点,推动产业扶持贫困户全覆盖。为此,铁岭积极鼓励贫困村围绕市场、效益、订单调整产业结构,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,瞄准适合贫困户发展的农村致富产业,引导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、种植项目。西丰县郜家店镇的宣化村、胜利村通过开发种植有机灵芝和黑木耳,带动贫困户142户、463人,得到工资及分红105万元,实现了从单纯“输血”到持续“造血”的转变。
小榛子做成大产业。铁岭县熊官屯镇大海榛子专业合作社是省级示范社,现拥有社员105名,年产榛子20万公斤。近年来,通过土地流转、金融扶持等形式,榛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。为带富乡亲,他们积极引导当地贫困户入社,今年就带动贫困户100多人。
突出规模化。鼓励农户以土地、资金入股的形式组建产销合作社,参与龙头企业规模化生产,着重抓好贫困村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,确保每个村都有符合当地特色的扶贫产业项目,每个贫困户都有产业脱贫措施,不断提升贫困户的内生动力。
采取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+科技”的产业经营模式,西丰县原昌药用菌专业合作社的每个贫困户以扶贫互助资金2万元入股年年分红,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则到合作社打工,双方抱团发展,基地规模不断扩大。昌图盛德牧业年屠宰3000万只樱桃谷鸭项目,总投资1.5亿元,占地7万平方米,建成达产后不仅可安排农村贫困劳动力1000人,还能带动2000户贫困户通过发展养殖业致富。
□本报记者/狄文君